行業動態 |
優質耕作層表土剝離再利用 我區上千公頃土地“起死回生”
來源:上海大眾搬場物流有限公司 時間:2017-08-07 查看次數:
兩年下來,上海大眾搬場公司,廣西做到政府組織、部門協同、規劃統籌、綜合施策,全區土壤剝離工作成“遍地開花”之勢,并探索建立了一套涵蓋耕作層土壤剝離、存儲、管理、交易、資金保障、鼓勵措施等全過程的工作機制及技術標準。更為可喜的是,各地剝離的土壤做到了物盡其用、變廢為寶,或用于中低產田改造,或用于土地復墾,或用于城市綠化帶建設,或堆放儲存用于建設連片肥土農田。為此,國土資源部要求各省市區認真學習借鑒廣西的經驗和做法。
2014年,臨桂區率先開展優質耕作層表土剝離再利用工作,1200多畝被征用耕地實現了“起死回生”,剝離的表土可新造田地2000多畝。
據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專家介紹,董海江所說的“移土培肥”,就是優質耕作層表土剝離再利用,即從已征收用于建設項目的水田中剝離出約30厘米的耕作層,上海大眾搬場,重新“搬家”回填到瘦田薄地中,借此提升土地肥力,助力作物增產。至今年7月中旬,廣西已有1006.7公頃耕地搬了“新家”。
又到水稻開鐮收割季節,望著連片300畝沉甸甸的稻谷,桂林市臨桂區福江村村民董海江說:“兩年前,這里還是一塊塊荒地,是‘移土培肥’讓外來肥土‘起死回生’,昔日的荒地變成了良田!”
記者獲悉,今年廣西又自我加壓,要求每個縣至少完成1個土壤剝離利用項目,將原來各市完成的土壤剝離面積不得少于市年度供地面積中耕地面積的10%提高到20%。同時把土壤剝離利用寫進了廣西首部《土地整治辦法》,為這一工作常態化開展提供法律保障。(記者/唐廣生 原文編輯:曹麗媛)
臨桂區的成功實踐,引起了自治區層面的高度重視,統籌推進全區耕地耕作層剝離再利用工作,在全國率先將這一工作納入各市年度工作目標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內容,明確規定:各市完成的耕地耕作層剝離面積不得少于市年度供地面積中耕地面積的10%。
原標題:優質耕作層表土剝離再利用 我區上千公頃土地“起死回生”
+1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廣西每年經批準建設占用耕地達1萬公頃左右。如何才能做到“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